2009年4月8日星期三

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讀後感 6S 黎冠東


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
中國語文科
高中組 閱讀報告


學生姓名 :黎冠東
班別   :6S
書名   :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
作者   :米奇‧艾爾邦
出版社  :大塊文化
分類   :人生哲學

如何去思考正確的人生觀是最重要的,一個親身經歷面對死亡的人,去說明死亡的意義。由於這本書是西方著作,所以文化和思維上與中國儒家或固有的傳統思想有出入,但是我認為在當中也找到類同的,就把米奇的經歷─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與殷海光的《人生的意義》作一個比較。


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教我們不要害怕面對死亡,死亡必然會發生,既然大部分人不知何時會死,那就不用去考慮,只要努力活好每一天,發揮人生的意義便不用理會何時死亡。而我正要把焦點放在人生的意義上。一位學者透過經歷死亡,會出人生的意義在於愛。懂得去愛同時接受別人的愛。表面看來,十分貫徹西方思想的浪漫主義,但想深一層,愛人和接受愛不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嗎?與《人生的意義》一文比較,作者從中國文化中指出人生的最高意義是發展價值層,即是發揮人性真善美的一面,以道德去感化自己和身邊的人。而愛不正是真善美的一種嗎?愛人可以是關心和為人服務,對象可以是情侶、父母、朋友,甚至是大眾。愛人是發揮人性美好的一面,既合乎道德,又可以用愛去感化別人,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加深和鞏固,同時互相關懷之下,真善美既可以從中展現出來,人性的「仁義禮」也是從對身邊的人、大眾、社會和國家民族的愛中慢慢發展出來。


這是證明了不論中國或西方思想對人生的意義的期望也一樣,希望世界和人類和諧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