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4月8日星期三

圖書館四月份閱讀材料 初中組

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
初中組 閱讀材料(三)

防騙

  「世風日下,人心不古」,現在社會上最讓人感到今不如昔的事,就是行騙的人太多。市面上,假貨、仿冒品充斥,商店行號裡,對客人完全不守商業道德,能欺則欺,能騙則騙。一般社會的騙術,更是不斷翻新,有的裝窮乞憐,有的造假斂財,有的謊稱中獎,有的冒充慈善,無所不用其極地使出各種騙術詐財,讓人防不勝防。
其實,詐騙手法再怎麼高明,只要自己小心謹慎,不受誘惑,還是有辦法防騙。試舉防騙方法如下:
  一、不貪:一般人所以被騙,究其原因,還是在於一個「貪」字。騙徒想要騙你,先用「利」來勾引你上當,謊稱只要出很少的錢,就能得到很大的利益。例如:電話通知你中獎了,但是要你先寄上一筆錢繳稅,之後就能收到高額獎金。你因為貪圖獎金,因此受騙吃虧。另外,一些金光黨以假金子、假鈔票騙人上當得逞,也都是因為人有貪的心理。因此,只要不貪非份之財,騙徒自然無機可趁,騙術也就不管用了。
  二、識人:防止被騙,要會識人。例如,最近怎麼忽然有一個不認識的人打電話給我,他與我連絡往來,目的何在?有的人在電話裡,只憑三寸不爛之舌,就要你把銀行帳戶、金融卡的密碼給他,這時就要提高警覺。當今的社會,不會有財神爺主動送上門,這個人與我素昧平生,不是至交好友,怎麼會給我利益呢?即使對方說他是稅務機關,要退稅給你,也要小心求證,不要輕易聽信花言巧語,才能免於上當受騙。
  三、謹慎:言行謹慎,也是防騙的要務。自己的喜好、興趣,不要輕易外揚,對方知道你愛好名牌包包,因此以廉價的仿冒品,高價販售給你;你喜歡進口轎車,他向你遊說,有一部偷度的進口車,因為免關稅,只要付一般同款車的三分之一價錢就能擁有,你貪小便宜付了款,對方從此消失無蹤。因此,自己言行謹慎,財不露白,不取不義之財,不貪非法所得,自然就不會遭騙了。
  四、知識:有知識的人,被騙的機會比較少;受騙的人,大部份都是知識有限,不能認清事實,不能了解社會險惡,以致給騙徒有可乘之機。例如以造假的帳單、偽造的公文,甚至冒充金融機構、稅務機關等,寄發資料,或是用電話聯絡,讓一些沒有充分常識、經驗的民眾,被其謊言所騙,任其予取予求。其實,如果稍具常識的人,多少總能識出一些破綻,也就不容易上當受騙了。
  五、警覺:防騙最重要的,還是警覺性要高。警覺心高的人,感覺打這通電話的人我不認識,他講的事情我素無接觸,這時就要多方求證,不能輕易上當。甚至有的歹徒,打電話假冒你的兒女,謊稱在某地受傷,要你寄錢救急,乃至被人綁架,要你付款贖人。這時不能驚慌,可以先跟他談一些親子之間的私密問題,例如他的小名、興趣、偶像,或是平時常用的口頭禪等,只要你沉著應對,細心求證,就能洞察事情的真實與否。
  俗語說「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」,面對騙徒猖獗的社會,只有自己凡事小心,多充實一些社會常識,時時提高警覺,加上不貪非份之財,如此就能保護自己,不致於輕易受騙了。

思考問題

一、現今社會上騙案甚多,你如何防範種種騙案呢?
二、你曾欺騙別人嗎?欺騙別人過後,內心的感受如何?


孝順得失


  自古以來,子女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,但是回顧歷史,社會上多少有用的人才,因為「孝順」而貽誤終生,甚至對社會的道德、公平,又投下多少不平、不義之事,因此時至今日,「孝順」一詞實在有重新估定價值的必要。
  一般講「孝順」,孝者,這是正當的倫理;順,就很難令人完全苟同了。比方說,子女應該有受教育的權利,但是父母一聲令下,不准讀書,兒女就不敢再提出留學的希望;兒女本來應該有「志在四方」的豪情,一旦想要外出,父母立刻搬出「父母在,不遠遊」的古訓,於是兒女就得侍奉年老父母,甘老林泉,耗費青春時光。兒女結婚,本來各有投緣,父母從中做梗,某家男孩不可嫁,某家女兒不可娶;兒女的志願、專長、興趣,或為士農工商,或任軍警公教,但父母一句「不可」,於是抹煞了子女的天性,使國家社會損失許多英才。
  當然,社會上賢能的父母,所在多有,他們對兒女慈愛有加,平時從旁給予指導,但不否決兒女的聖舉義行,則又另當別論,不過對於一些不當的孝順,到了今天,也不得不重新商榷其意義,因為:
  一、一味的孝順,這是愚民教育,不符尊重生命的精神。例如在中國的傳統社會裡,父母由於早期的社會環境使然,未能受教育讀書,以致知識貧乏,視野狹小;然而今日兒女已受過現代的教育,對社會很想有一番作為,父母卻以其淺知淺見加以否決。假如兒女再三說明,懇求理解,多數父母會搬出「孝順」來壓迫兒女,認為兒女是父母養大的,怎可不聽父母之言?其實兒女雖為父母所養,但生命的尊嚴,不能以無理、無義之行給予戕害。
  二、父母要兒女做出違背理想的事業,從事不符善美志趣的工作,是為不道德。尤其過去一般父母往往把子女視為自己的財產,如果是男孩一定要賺多少錢來孝養父母,才算收回成本;如係女兒,即使嫁人,也要講究男方的聘金、聘禮多少,才算沒有平白養育一場。兒女是父母的子女,但不該當成唯一的財產,所謂「兒孫自有兒孫福」,真正開明的父母,應該要為兒孫做因緣。
  三、過去的社會,一般父母的觀念裡,認為家中人手不夠,兒女不可外出發展事業;家中人口單薄,兒女就得陪侍雙親生活。甚至父母有一些違法行事,也要兒女承擔責任,因為你是我的兒女,應該代父母受過。這種觀念就如過去專制時代,所謂「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;父叫子亡,子不得不亡。」其實生命的可貴,君王憑什麼能操生殺大權;父母又憑什麼能剝奪子女生存的權利呢?
  所以,總說起來,數千年的中華文化,孝順之道,裡面的是是非非,難以一言概括。但時至今日,子女對父母的孝順固然有待商榷,現代的子女對父母一概無孝無順,甚至忤逆雙親,對父母視如外人,這也有虧人道。所以蓮池大師說:生養死葬,小孝也;光宗耀祖,中孝也;引導父母正信佛教,安度餘年,這才是孝順中的大孝也。

思考問題

一、你認為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孝?
二、在現代社會上,「孝」這種倫理觀念重要嗎?是否把它忽視?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